个人中心
首页    游戏评测    最好的胶达模拟器…吗?《高达破坏者4》评测
 
 

2024年了,是谁还在当主机高达佬?哦是我啊。

【文:刹翼 排:伊万】

 

 

 

刹翼 8.0

正可谓“情人眼里出西施”,虽然作为系列粉丝我玩得很是开心,但玩得越久,就越是不敢推荐给旁人。

 

寰宇 7.5

沉寂多年之后依旧能出新作固然是好事,但制作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

 

仲夏 7.0

拼机和战斗均比以往有所进步,但落后的工业水准和各种大小毛病也足以将非目标用户拒之门外。

 

前言

 

在经历了《新高达破坏者》和《高达破坏者 手机版》的退场后,《高达破坏者4》终于在3代发售的8年后与各位高达佬见面了。游戏的整体设计思路回归了数字序号作的“拼机+联机刷宝”,但或许是受限于开发引擎的更换,在机设还原和系统功能上依旧存在各种大小问题,接下来就和各位详细分享我们的体验。

 

战斗系统:近战猛如虎,远程玩具枪

 

先说普通玩家最关心的战斗。作为当年的3代首发玩家,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本作的开荒体验要舒适许多。近战输出和敌人的数值较为合理,关卡流程也更加紧凑,只要玩家的装备等级与关卡推荐相匹配,就不会出现太刮痧或是光速暴毙的情况。

 

 

不过与得到整体优待的近战不同,远程武器在本作中似乎被官方刻意打压。手持武器各种拉胯也就算了,机体内藏的飞弹、光束炮也十分萎靡,浮游炮的攻击频率更是低到令人发指。而之所以如此打压远程,个人推测这或许与新增的连段奖励系统有关。这个系统简单来说就是能让玩家在打出高连击数时获得各种BUFF,而在这个自带强锁定的游戏里,远程武器显然能比近战武器更容易打中敌人,于是官方就决定很“平衡”地削弱了一众射击武器。

 

▲连段等级达到Lv9后甚至能获得“攻击力50%UP”的强力BUFF。

 

还是拿浮游炮来举例子,作为集“自动索敌+自动攻击”于一身的武器,在之前的线上测试中虽说单发伤害不高,但其攻击频率能让玩家全程“自动续杯”连段奖励。或许就是出于这个原因,导致正式版中的浮游炮攻击频率被大幅下调,但单发伤害又没有得到提升,使其成为了当前版本陷阱。

 

▲与先前的线上测试相比,正式版浮游炮的攻击频率都被大幅削弱。

 

那么远程就没有救赎了吗?也不尽然。首先是各种飞弹系远程的拆机概率奇高,拆掉敌人腿部后配合近战的倒地处决也能打。其次在游戏后期解锁“能力匣”后,能配出来的“无限飞弹流”和“无限核弹流”也都十分强力(能力匣类似圣遗物,每个上面会随机附带1~3个词条,数值在范围内完全随机)。硬要说的话,比起“出道即巅峰”的近战,远程更像是“大器晚成”。虽然对于我个人而言,在这个粉丝向PVE游戏中追求这种所谓的“平衡性”反而有些画蛇添足。

 

▲射击消耗-100%再加上恢复速度+50%!我已经天下无敌了.png

 

顺带也讲讲育成系统。其思路基本上依旧延续了3代的“喂狗粮+打词条”,但零件词条的上限很低,很容易拉满,大头主要还是在“能力匣”上。由于能力匣具备一定的通用性,再加上零件本身很容易喂满,因此综合体验下来,培养一台机的时间确实要比3代要短。不过合成部件时挑词条看到眼疼的情况依旧存在,再加上本作引入了一系列分别对应左右手零件的词条,导致整个词条池变得奇大无比,初次接触时那真是眼睛和脑仁一起发麻。

 

▲本来以为3代的词条已经够多了,没想到这作更是超级加倍。

 

在你选完词条、开始投喂狗粮时,就会发现游戏并没有提供智能筛选功能。一个个零件看过去是不可能了,反正这作也不缺零件,那就一键全选吧!而此时本作的另一个问题又会浮出水面——自动保护功能会自动适用于稀有度4★以上的优质狗粮,想要高效投喂只能逐个确认、手动选择。

 

只能说设计这个功能的初衷是好的,但目光实在是有些过于短浅。特别是在通关后,玩家能轻松收集到满仓库的高稀有度零件,一想到这些每个都要重复一遍“这是高稀有度的零件。确定要选取吗?→是”就难免让人头大,兴致大减。

 

▲其实只要加个针对一键全选的细化设置就能解决这个问题。

 

除此之外,系列之前能大幅增加零件掉落的课金道具“掉落增幅器”,这作改成了只要S评价过关即可获得。考虑到在练度与关卡相匹配的情况下S评价的获取十分轻松,因此到了中后期便可以“一直增幅一直爽”,这也是玩家后期能轻松获得大量高稀有度零件的核心原因(当然官方亦有提供课金购买渠道,但你大概率会完全用不掉)。

 

装配系统:进步了又没能完全进步

 

对于《高达破坏者》而言,战斗部分更像是一个检验玩家成果的游乐场(至少从3代之后是这样),相比之下“拼机”才是重头戏。

 

装配系统最大的变化自然是左右手和武器的分拆,除了能实现非对称造型外,也能拼出各种“自创二刀流”(虽然打起来本质上就是《无双》的C技系统)。而除此之外还引入了SD高达零件和各种系统细节,例如全身零件都能自由调整大小和角度,让通常比例的零件能和SD零件搭配得更加自然;部分零件可以选择是否保留上面的装饰性零件,例如头部的天线、手臂的肩甲。只要装上一个去掉天线的铁血高达头,再换上一身格雷兹,就能得到一套很好的“铁血系白板”。

 

▲去掉天线之后的元祖高达头。

 

 

不过随着装配系统的深化,许多BUG和不该出现的问题也因此而生。最典型的莫过于,即便玩家装备了原本就是一套的手臂,但却无法同时使用两侧的OP内藏武装,只能逐个单边发射,十分尴尬。而更尴尬的是,相同的情况在EX技能和BP技能上都是正常的,比起技术原因,更像是单纯“漏做了”。

 

另外游戏的BP栏位和3代一样依旧只有8格,而之前能节省栏位的对称BP也没有得到保留,因此对于喜欢多用BP来魔改机体的玩家来说,本作依旧会显得有些束手束脚。

 

注:BP意为Builder Parts(制作者零件),简单来说就是额外加装在模型上的各种小零件。

 

 

至于3代大获好评的技能限制解除功能,本作改成了“把零件升到满★,即可解锁该零件上所有技能的装备限制”。由于进化素材会在中后期完全溢出,因此可以视为完全白给。不过代价就是会在发动解除限制技能时自动替换成对应的透明零件,简单来说就是“兄弟,麻烦借个手来给我发个爆热神掌”,而这又引发了新的BUG。除了典型的“机体大小变”和“BP消失术”外,以下情况甚至会让游戏直接崩溃。

 

▲因替换透明零件而导致的“原地大小变”。

 

假如我们尝试把高达的机体零件与人体相对应,便不难分割出头、身、手、腿这4个部位零件。然而在高达作品里,也存在一些造型特殊的MS,就比如下图的“魔蟹”就很难从中分清“头”和“身”的界限。

 

▲出自《高达0079》的MSM-07 魔蟹。

 

于是在《高达破坏者》中,这类机体零件会被设定为“复合零件”。简单来说就是强制绑定二合一,只要玩家装备了魔蟹的身子,头部也会被自动强制替换成魔蟹的头。看到这,不知道你还是否还记得上文关于解限技能的描述——“发动解除限制的技能时自动替换成对应的透明零件”。由于玩家在装备复合零件时相当于同时装备了2个零件,因此如果在使用解限技能时用1个透明零件覆盖到机体上,便会因为“两个变一个”而出现BUG。

 

还是用魔蟹来举例,在装备魔蟹的“头+身”后,如果发动了替换身体的技能,好歹还只是会让机体的头部临时丢失,但如果发动了替换头部的技能,则会因为“身体零件丢失”而直接让游戏报错。

 

▲真让人摸不着头脑.gif

 

聪明的你估计已经能想到:“既然换零件有BUG,那么像3代一样直接就用身上的零件来发招不就好了?”。开发组自然知道这个最万无一失的方法,之所以没那么做,恐怕还是因为在2018年的《新高达破坏者》改用了虚幻4引擎。受此影响,旧引擎的动作模组无法继承到新作,只能从头做起,这也是本作中许多机体武装/招式还原度不足、武器EX继续缺席的原因。

 

而在这种处境下,靠“直接换零件”来解决技能解除限制的功能其实是一种巧解,既保留了以前的功能,也不用专门去调整其他零件发招时的动作问题,至于缺点就是上面说的各种BUG了。不过说了这么多,在“玩《高破》遇到BUG”这方面,对于系列玩家来说倒也已经见怪不怪了。

 

▲于2018年发售的《新高达破坏者》是系列转用虚幻4引擎的转折点。

 

最后提一嘴新增的场景模式。虽然其原型是模拟现实中的微缩场景模型搭建,但在游戏中其本质更像是个超级加强版拍照模式。玩家除了能模仿现实在里面自由摆弄机体、特效件、搭建场景外,也能利用场景模式“‘能导入多台机体”的特性实现多机合影,亦或是用来整出各种抽象活。

 

不过对于我这种现实里顶多也就做做补色和渗线的摸鱼佬而言,这个模式最大的亮点还数其独有的“盒装风格滤镜”。开启这个滤镜后给机体摆好姿势,再改个名字和类型,你就能收获到一幅独属于自己的高达模型封绘。

 

▲给自己的机体拍一张帅气的封绘。

 

▲亦或是像推主@minaminomoli那样整点“抽象活”。

 

剧情&画面:还是那个味

 

再来简单讲讲剧情,以一言蔽之就是典型的“胶达打比赛”模板。再具体一点就是玩家作为新人被NPC发现,之后再一边收集队友一边打比赛,最后再打倒试图毁灭游戏世界的大反派,可喜可贺地迎来结局。整体而言不过不失,不过作为附赠品,能听到子安武人、中村悠一等高达佬熟悉的CV玩高达梗还是挺有趣的。还有就是这次的剧情延续了3代的世界观,老玩家泪目了属于是。

 

▲诶?你是?

 

而至于声画表现方面,首先这次没有收录原作里的BGM,因此期待开觉醒技切歌的玩家估计要失望了,而至于其他的音乐、音效基本就是标准水平(但偶尔也会出现觉醒BGM开头循环的BUG)。

 

至于画面,但凡只要看过本作的相关视频,相信大概都能知道是个什么水平。高情商“动画风、兼顾NS机能”,低情商“PS2画质、三十年如一日”。为了节约机能,这次彻底放弃了各种粒子特效,而转用了各种动画风特效(不过得益于此,NS版的运行表现可谓是相当稳定)。虽说这年头还在玩高达游戏的人,估计也不会指望画面能有多好,但其画面其实也没那么不堪入目,特别是在把机体的刻线、贴纸细节都打开了之后,再配合涂装里新增的发光效果甚至意外地感觉不错。

 

 

联机体验:将我的Good Build弃置于此

 

联机方面,游戏主要从多个方面强化了社交功能。想看其他玩家的机体照片,如今不再需要进入多人房间或是刷新社交媒体,游戏内就自带了一个可浏览玩家上传照片的功能,觉得好看还能顺便点个Good Build(点赞)让这张照片被更多人看到。除此之外玩家房间里也会自动展示积分排行榜第一的玩家机体,房间人数限制也从4人扩充到了24人,玩家之间也能做出各种表情动作、交换玩家卡片。整体而言,本作在社交性上的变化不仅提供了诸多便利,也让玩家在与陌生人交流时能保持恰当的距离感。

 

▲“联邦的MS都是怪物吗!”

 

至于其他联机玩法就是标准的那一套,关卡不变、直接加人一起进去刷零件,掉线后会自动补上NPC。整体没什么大毛病,但UI用起来很不方便,需要先开任务才能邀请的设定也很迷惑。而且作为一款在2024年发售的游戏,本作既不支持中途加入,也不支持跨平台联机,想和不同平台的好友联机只能多买多肝一份。所以在此也给各位一个忠告,在买之前最好和打算一起联机的朋友商量好,避免因为平台不同而失之交臂。

 

▲虽然在多个平台上同步发售,但却不支持跨平台联机。

 

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,这次联机的物品掉落会随玩家主线进度发生变化,不再像以前那样与关卡高度绑定。这样的好处是,大佬在带萌新打前期关卡时也可以顺便刷出对自己有用的零件,坏处就是HG、MG两种尺寸的零件掉落会完全混在一起,想刷到指定尺寸的零件会比之前花上更多的时间(再加上左右手还要分别刷)。

 

结语:思路对了,但依旧小众

 

老实说当初在任天堂直面会首次得知本作消息时,笔者当时的内心只能用“又惊又喜”来形容。“惊”是因为在经历了《新高达破坏者》和《高达破坏者 手机版》的失败后,我实在没想到竟然还能在有生之年等到继承3代精神的正统续作。“喜”则是身为一名高达爱好者,我曾经在脑海中幻想过无数次“这台机如果能加个XXX就完美了”“这台机如果能用这招就好了”等想法,而《高达破坏者》便是一款能实现我内心这些想法的神奇游戏。它固然很糙,但却能满足我内心里的各种奇思妙想。

 

▲在联机时也总能遇到各种脑洞大开的玩家。

 

最后总结,我个人十分欣慰《高达破坏者4》能在大方向上回归“拼机+刷宝”,除此之外经过强化的装配系统和新增场景模式更是深得我心,能看出策划确实挺懂高达佬喜欢什么。不过撇除主观喜好后,游戏依旧存在不少客观问题,包括但不限于因为二级菜单过多而导致的UI交互繁琐、老生常谈的装备平衡性问题(狼王锤矛、创燃高达腿等)、因为更换开发引擎导致还原度不足、各种大小BUG等等。

 

说到底本作依旧是一款没能摆脱“小众粉丝向”标签的游戏,我固然是能乐在其中,但其他玩家呢?不见得。推荐给其他人吗?不好说。

 

 
 

 

 

微信关注 精彩同步

相关内容

回到顶部

最好的胶达模拟器…吗?《高达破坏者4》评测